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为什么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这家公司:云扩科技
为什么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这家公司:云扩科技

为什么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这家公司:云扩科技

为什么云扩科技要选择在“现在”这个时间点来大力推进它的“RPA+AI+LCAP”超自动化平台呢?这种选择背后,反映了RPA市场的什么变化?以及中美RPA市场的主要差异在哪里,中国的RPA厂商又有可能向海外输出产品和服务吗?


(一)


去年4月,全球RPA标杆巨头UiPath上市。就在UiPath成功登陆纽交所之后的第8个月,中国RPA领域的创新领军者——云扩科技,将办公室搬到了上海徐汇万科中心。


“实在是中国市场需求增长太快,我们员工的数量也大幅增长,原来的办公室已经坐不下了。”2021年12月15日,云扩科技乔迁大喜之日,云扩科技的CEO刘春刚告诉我说。


10个月前,云扩科技完成了由Flaming Capital领投的B+轮融资。此前,云扩科技已经获得红杉资本、金沙江创投、眀势资本、深创投等超过4500万美金的投资。而此次B+融资,云扩将主要把资金用于“RPA+AI+LCAP”超自动化平台的商业化推进上。


云扩科技,创立于2017年,其创始团队基因根植于微软,创始人兼CEO刘春刚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曾任微软云计算部门数据管理自动化产品的负责人,带领团队发布了xplat自动化管理工具,被全球数十万Azure客户所使用。


需要注意的是:在中国创投圈,RPA实际上是一个热闹了好几年的赛道。而去年4月随着UiPath上市,RPA也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。


不过,云扩科技值得关注,因为在2020年Gartner发布的《RPA市场竞争格局》中,Gartner列出了全球RPA市场里最具代表性的厂商,其中,云扩作为本土厂商首次进入国际视野。这个时候,距离云扩科技成立才三年时间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,因为相比本土ERP厂商和Gartner的关注清单,你就能够看出这种差距了。


其次,与美国的RPA巨头UiPath更多服务的是大客户不同,云扩科技实际上走的是另一种商业策略,即:这几年在硅谷悄然兴起的“产品驱动增长”策略。


也就是类似Dropbox以及Slack等新兴软件公司的打法,让客户们先免费使用,然后,需要增值服务再付费。这种策略不仅可以覆盖大客户,也可以覆盖中小客户。


那么,为什么云扩科技要选择在“现在”这个时间点来大力推进它的“RPA+AI+LCAP”超自动化平台呢?这种选择背后,反映了RPA市场的什么变化?以及中美RPA市场的主要差异在哪里,中国的RPA厂商又有可能向海外输出产品和服务吗?



(二)


我们制造软件机器人,所以人们不必成为机器人。


这20个字,是整个RPA产业的精髓。所谓RPA即是指: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,指的是:企业内部可以通过部署RPA软件机器人,来完成一系列重复性的、基于规则的单调任务,从而让人类员工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、更富创造性的活动。


比如说,证件票据的验证、纸质文件的录入、财务发票的录入和对账等等,类似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,假设企业全部雇人来做,不仅成本高昂,而且有出错率,员工也无法获得工作满意度。


如果我们放眼全球,RPA市场在2012年左右,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拐点。而RPA市场的演变,就像其他任何主要的技术趋势一样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但是也包括了阶段性的突破。


根据刘春刚的介绍,主要是“需求侧”与“供应侧”的变化,共同促成了现在RPA的火爆。


首先,在需求侧上: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余波中,伴随着像ERP这样的传统技术走向成熟,企业需要找新的降低成本的驱动力。而2020年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的疫情,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这种需求。


其次,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意识到,必须找到不受科技公司干扰(绑架)的方式,而RPA被认为是一种更简单、更划算的数字化方式。包括像银行、汽车、制药以及全球物流等一系列大的传统行业,都已经开始部署RPA工具。


当然,人口结构也是一大主因。


“中国一线城市的劳动成本上涨,每年都超过了15%以上,全球就更加如此了。”刘春刚指出:全球人力成本上涨,以及可用劳动力的下滑,都使各行各业的公司开始关注内部个人的效率提升,从而开始关注RPA技术。


而从员工工作满意度讲,实际上随着千禧一代人群进入职场,他们想要的,也是更加富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工作。


第二,是供给端的变化。


“在企业服务领域,实际上很难有什么10年前大家从没听说过,但10年后突然冒出来的革命性技术,大部分都是软件技术和算法的更新迭代。而RPA背后的人工智能算法,以及UI automation界面的自动化技术也如此。”刘春刚指出。


“但这几年,以云扩为代表的RPA厂商们,把这些传统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,封装成为了很好的产品,实现了让RPA技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,为企业节省成本。”刘春刚说。


根据Gartner的数据:2020年,RPA的平均价格被预计下降了10%-15%。而在2021年和2022年,每一年预计都将再下降5%-10%。


所有这些趋势,都使企业在采用RPA时,投资回报(ROI)可以得到几倍的提升。而这也就进一步深化了RPA技术的下沉。


以云扩科技的重要客户之一国药集团为例。按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运营与信息分管副总刘璺的说法:“云扩的RPA,使国药集团的业务在每个相关流程的平均成本,节省了超过50%以上。”


根据Gartner的预测:到2022年,全球90%的大公司,都将以某种形式采用RPA产品。


而实际上,RPA是所有软件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。根据Gartner数据:2021年全年,全球RPA软件的收入将达到近20亿美元,比2020年增长19.5%。同时预测到2024年,尽管有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,但RPA市场仍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。


图片


(三)


需要注意的是:云扩科技也是第一家将 RPA+AI+LCAP 打造成为一体化智能自动化平台的厂商。


所谓“RPA+AI+LCAP”即是指:RPA技术+人工智能技术+低代码开发应用平台的融合。那么,为什么云扩科技要选择在“现在”这个时间点来大力推进这样一个超自动化平台呢?


“因为中国市场的客户已经到了这个阶段。”刘春刚告诉我说。


过去,大量的客户只是采用RPA解决一些重复性场景,比如把发票录入到SAP系统里。但这些场景,并不触及企业真正核心的业务场景。“而现在,我们看到大量客户在进行了第一波RPA的尝试之后,已经愿意把RPA技术应用到真正核心的业务场景中。”刘春刚说。


换句话说:过去,传统RPA能够做的是流程的连接,也就是流程的自动化,更多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的一些“片段”。


但现在云扩的超自动化平台,不仅能解决这些问题,还能让客户基于云扩的产品,进行有效的机器人协同管理,例如机器人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,都可以通过云扩控制台监测。此外,员工还可以利用全栈式低代码应用平台云扩ViCode,自主开发出应用界面以获取机器人运营的效果。


举一个例子来说明:云扩有一个北京的客户,应用RPA技术做舆情监测,所有机器人都直接跑在云端。



而因为舆情监测需要监测非常多媒体,这就要求每天有多个机器人在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,之后,再进行存证、分析以及展示。也就是说:每天都要有多个机器人在做“协同工作”。


与此同时,这些机器人不是给一个人使用,而是给整个部门使用,而这就涉及到了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“协同”,以及全信息的权限管理等等,非常的复杂。


但是这些,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业务,而云扩的超自动化平台,能够解决这些问题。


根据去年11月全球知名分析机构Forrester发布的《中国低代码平台发展报告》,因为云扩的RPA+LCAP解决方案,以及客户的高度认可,云扩科技成为了少数入选Forrester的领先RPA厂商。


Forrester在这份报告中指出:

“云扩ViCode结合强大的云原生与RPA+AI技术,能够帮助员工摆脱复杂的代码编程,通过拖拽可视化组件,轻松完成业务功能搭建与迭代,快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。”


而这也正是云扩科技的核心理念。


“我们之所以强调低代码,是希望能够降低RPA机器人的使用成本和学习门槛。因为云扩的产品理念就是简单、智能,让RPA人人可用。”刘春刚指出:“让每一个客户都能够轻松使用,是云扩RPA+低代码所形成的超自动化平台未来的最大产品特色,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。”


而从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来看,这也符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条经典路径。


其一是自上而下的统筹建设,指公司通过CEO、董事会,将金字塔顶端的ERP等系统,在企业内部落地推行,整个建设工程庞大。而另外一种,就是持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。


“后者正是‘RPA+AI+LCAP‘超自动化平台的机会,因为超自动化就是指在不改变企业现有IT基础设施的同时,整合功能和数据孤岛,以增强业务流程。”刘春刚说。


(四)


有意思的是:云扩科技的海外探索,也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
根据刘春刚的介绍:2019年,云扩科技在日本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。而这是国内所有RPA厂商里真正在海外建立子公司的第一家。


让我们先来看一下RPA赛道上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异。


“首先,包括美国、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,人工普遍都贵,人们不愿意做重复性的事情,甚至某些地区,还有劳动力人口很少的问题(如日本)。而这就导致:海外企业为自动化服务付费的意愿,要比中国市场高很多。


第二,海外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要更早。这就决定了:海外公司的内部流程会更规范,也就更适应RPA 流程自动化技术,因此海外企业的RPA需求空间也会很大。”刘春刚指出。


这些,都是海外市场对中国RPA厂商的吸引力。甚至具体到价格差,相比于C端消费者的付费能力,如果说,海外C端消费者的付费能力,可能与中国一线城市相差不会太多,那么在企业级服务领域,这个价格差简直就太大了。



“所以这也就意味着:海外市场比中国市场要培优很多,一旦有任何中国企业级服务公司找到出海路径,将对整个中国企业级服务公司的出海有很大帮助,而这也是我们在2019年就启动探索的原因。”刘春刚告诉我说。


不过,企业级服务公司要出海,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。


因为比如说,消费级产品是一个绝对的标品,主要由C端采购,但企业级软件的出海,企业决策会相对复杂。


“实际上很难说ToB出海更容易还是更难,但企业采购的核心原因和C端消费者采购的原因肯定是不同的,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去积极探索。”刘春刚说。


此外,中国企业还需要去克服一个难题。


“因为在过去的10-20年里,企业级服务的购买是反过来的,是海外在向中国输出高科技产品,如微软、甲骨文、SAP等等这些公司。但现在,如果要他们把思维逐步转化为:中国企业也会做、甚至是能够做出比海外更好的高科技产品来让他们去使用,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”刘春刚告诉我说。


不过,与中国消费级公司存在着出海优势一样,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出海也存在着机遇。


“因为就优势而言,中国的研发成本要比海外低很多,而这个优势,就会驱动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往海外走,因为中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储备,包括庞大的AI人才的储备,都是中国未来可以向海外输出的能力之一。”刘春刚指出。


咨询电话
400-639-2198
关注公众号
关注云扩官方公众号
获取最新RPA资讯
专属客服
添加专属客服
立即预约演示